“开学前给娃买的新书包、新文具还没捂热,他就开始喊‘鼻子堵’,晚上写作业时,笔握一会儿就要放下揉鼻子,作业写到 10 点还没完成……”9 月中旬,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赵女士,被儿子小诺的鼻炎搅得心力交瘁。
小诺是第一次上小学,刚开始还兴奋地跟赵女士分享 “教室有好多小朋友”“老师会教画画”,可没过几天,就开始出现鼻塞、流黏鼻涕的症状,早上出门前要花 10 分钟清理鼻腔,晚上写作业时总说 “鼻子不通气,没法思考”。赵女士以为是 “开学不适应上火”,给娃喝了清热的凉茶,可症状没缓解,反而加重了 —— 小诺开始说 “额头有点疼”,甚至拒绝去学校,说 “在教室鼻子更堵”。
带着疑惑,赵女士带小诺去了西南儿童康复医院,挂了陈霞主任的号。检查后,陈霞主任告诉赵女士:“小诺是急性鼻炎,主要诱因是开学后教室的‘粉尘刺激’—— 新课本的油墨味、同学带的毛绒玩具绒毛、打扫卫生扬起的灰尘,加上夏转秋空气干燥,鼻腔黏膜容易受刺激,引发炎症。”
为了让赵女士更直观理解,陈霞主任还展示了小诺的鼻内镜影像:“你看,孩子的鼻腔黏膜明显充血,还有不少黏稠分泌物,这就是粉尘刺激后的反应。很多新生家长以为开学鼻炎是‘不适应’,其实环境里的隐形刺激才是关键。”
针对小诺的 “校园粉尘型鼻炎”,陈霞主任制定了 “家校联动 + 中西医结合” 方案:
在学校层面,陈霞主任给小诺的班主任提了几个实用建议:让小诺坐在教室中间靠后位置,远离讲台(减少粉笔灰刺激);每天早上教室开窗通风时,先让小诺去走廊待 5 分钟,等粉尘扩散后再进教室;建议班里定期用湿抹布擦桌子、扫地,减少干扫扬起的灰尘。
在家护理方面,陈霞主任教赵女士做 “鼻腔深度清洁”—— 每天晚上用儿童专用洗鼻盐调配温盐水,给小诺做鼻腔冲洗,把白天吸入的粉尘、分泌物清理干净;还让赵女士给小诺的房间放个加湿器,把湿度控制在 50%-60%,缓解鼻腔干燥。
治疗上,西医用儿童专用的鼻喷激素,每天早上喷一次,减轻鼻腔黏膜炎症;中医则根据小诺 “燥邪犯肺” 的体质,开了润肺润燥的中药汤剂,还教赵女士用雪梨、百合煮水给小诺当日常饮品,既好喝又能调理身体。
“陈主任还特别贴心地给了我‘开学鼻炎应急卡’!” 赵女士说,卡片上写着小诺的鼻炎症状、应急处理方法,还有陈霞主任的线上问诊二维码,“有次小诺在学校突然流黄鼻涕,老师扫二维码在线咨询,陈主任很快回复,说可能是粉尘刺激加重,让老师帮小诺用生理盐水喷鼻子,下午我接他时,症状已经好多了。”
经过三周调理,小诺的鼻炎彻底好转:早上不用花时间清理鼻腔,晚上写作业能专注 1 小时以上,还主动跟赵女士说 “在教室能听清老师讲课了,画画也能得小红花”。现在小诺每天放学,都会跟赵女士分享学校的趣事,再也没说过 “不想去学校”。
陈霞主任提醒,秋季开学后,教室、操场等集体环境中的粉尘、花粉、霉菌等过敏原增多,加上夏转秋空气干燥,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鼻腔状态:如果孩子出现 “鼻塞、流涕、揉鼻子” 超过 3 天,或伴随头痛、注意力不集中,一定要及时就医,避免鼻炎影响新学期的学习和适应。